投稿指南
一、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,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。凡采用他人学说,必须加注说明。 二、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,精粹的短篇,尤为欢迎。 三、请作者将稿件(用WORD格式)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。 四、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,恕不退稿。 五、为规范排版,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: 1.论文要求有题名、摘要、关键词、作者姓名、作者工作单位(名称,省市邮编)等内容一份。 2.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: 基金项目:项目名称(编号) 作者简介:姓名(出生年-),性别,民族(汉族可省略),籍贯,职称,学位,研究方向。 3.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,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,一般用两级。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。表格应采用三线表,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。 4.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、最主要的、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。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-87的规定,采用顺序编码制。

《四川省2021年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报告》发布:

来源:计算机应用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综合新闻 时间:2022-09-27
作者:网站采编
关键词:
摘要:移动应用主要恶意程序类型排名 从移动应用的地域分布看,2021年,分析运营者/开发者明确为四川省的移动应用发现,成都市移动应用数量位居本省第一,占总量的88.36%;其次是绵阳市

移动应用主要恶意程序类型排名

从移动应用的地域分布看,2021年,分析运营者/开发者明确为四川省的移动应用发现,成都市移动应用数量位居本省第一,占总量的88.36%;其次是绵阳市和雅安市,德阳市和泸州市分列第四和第五。这显示四川省移动应用呈现以成都市为中心,绵阳市、雅安市和德阳市较为集中的发展趋势。

四川省及全国移动应用增幅对比

数据显示,从游戏行业移动应用的个人信息检测违规情况看,存在“违规收集个人信息”情况的移动应用占检测总量的80.50%,排名第一;其中,角色扮演、网络游戏、棋牌桌游排列前三。存在“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”情况的移动应用占检测总量的80.31%,排名第二,且同样是网络游戏、角色扮演、棋牌桌游排前三。

流氓行为占比最高

四川移动应用市场发展快速

游戏类应用数量位居第一

《报告》显示,四川省Android应用共计款,约占全国总量的1.38%;iOS移动应用共计款,约占全国总量的0.66%;微信公众号个,约占全国总量的1.08%;微信小程序个,约占全国总量的5.06%。

封面新闻记者 熊英英

盲盒消费安全风险需重视

此外,《报告》还对相关重点行业和新兴领域移动应用的情况进行密切关注。

监测恶意程序应用1965款

同时,一些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往往在用户不知情或未授权的情况下,在移动终端系统中安装、运行不正当目的可执行文件、程序模块或程序片段,威胁企业、个人数据安全,甚至威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。

【如果您有新闻线索,欢迎向我们报料,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。报料微信关注:ihxdsb,报料QQ:3386405712】

9月26日,2022CCS成都网络安全大会暨数据治理峰会线上举行,会上正式发布了《四川省2021年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。

2021年度,四川省Android应用累计新增10153款,同比增长26.05%,增速远高于全国,移动应用市场发展快速。

《报告》还指出,盲盒类新兴行业快速兴起,运营企业为扩大用户量,往往以高额奖品为诱饵,利用用户的赌博心理,诱导用户参与,更有甚者以“就差一点点”“下一次中奖概率增加”等刺激性文字,诱使用户不断加注。2021年10月,成都市高新区消费者协会研判200多件盲盒投诉指出,当前盲盒消费呈现出向网络赌博方向演化的趋势,安全风险值得重视。

《报告》显示,2021年四川省上架/更新的移动应用隐私违规问题主要集中在“违规收集个人信息”和“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”两个方面。存在“违规收集个人信息”的应用占检测总移动应用的41.13%,排名第一。

八成游戏应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

游戏行业移动应用的个人信息检测违规情况

移动应用功能类型分布TOP10

从恶意应用在各功能类型中的分布情况来看,存在恶意程序的游戏类应用数量占四川省恶意应用总量的26.77%,位居第一;生活实用类、资讯阅读类位居第二和第三。这显示一定程度上,移动应用类型总量越大,潜在恶意应用风险也越大。

检测发现,四川省含有恶意程序的移动应用共计1965款,恶意程序以“流氓行为”为主,具体表现为绑定广告插件,在用户未授权的情况下弹出广告窗口等。

从移动应用的功能类型来看,四川省移动应用可细分为游戏应用、生活实用、办公学习、网上购物、系统工具等主要类型。其中,游戏类移动应用数量占四川省总量的31.97%,位居第一,远高于其他类型;生活实用类移动应用数量位居第二,办公学习类应用数量位居第三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几类移动应用使用频率高、获取个人信息较多,安全风险较大。

《报告》由四川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,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四川分中心牵头编写,以四川省2021年1月至12月移动应用数据检测结果为基础,从应用概况、漏洞情况、恶意应用情况、个人信息采集情况、数据跨境传输情况等多个维度阐述了四川省移动应用的安全现状。

文章来源:《计算机应用》 网址: http://www.jsjyyzzs.cn/zonghexinwen/2022/0927/1075.html



上一篇:搭载英特尔独立显卡的笔记本电脑能否驾驭重型
下一篇:不只是汽车公司!特斯拉机器人五年内量产应用

计算机应用投稿 | 计算机应用编辑部| 计算机应用版面费 | 计算机应用论文发表 | 计算机应用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计算机应用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